滇池拾贝第4期 | 象往的生活 昆明城里的那些象

2021-06-03 许扬

出游象群即将在昆明驾到,来这里寻找专属它们的地标...


欢迎扫码查看

近日,15头野象开启了一路向北的自由行,一路上拖家带口逛吃逛吃的事件频频登上新闻热搜。


也许是冥冥之中的缘分,也是它们除了觅食之外还想要找寻些什么东西,也许是昆明这里有它们象往的生活,于是象群们在兜兜转转中,即将到达昆明。


其实一直以来,昆明城里就有很多它们的专属地标,有原生的,一直屹立不倒;也有后期建造的,蕴含的历史文化故事源远流长。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昆明城里的那些象,看看背后蕴藏着些什么,与这座城市有些什么关联...

象山——在昆明市五华区沙朗乡柏枝园村西。海拔2321米,生长有针叶林。因山形似象得名。


象桥——在昆明东郊,白沙河上游。为跨度4米的人行单孔石拱桥。因桥上砌有两个石雕象得名。


宝象桥——在昆明东郊。官渡区阿拉乡中部,小石坝村之北。因跨宝象河上得名。 


宝象河——在昆明市官渡区南部。滇池入湖河流之一,属金沙江水系。以传说河畔阿底村附近有宝象庵得名。俊发生态半岛项目就在宝象河一旁。 

象石村——在安宁市太平镇驻地西面。以离村200米处一块形似大象的石头而得名。


象眼街——在昆明城区正义路东。南起威远街,北至长春街。长200余米。清初曾称此街为鹦哥花,以地多石榴花树得名。相传清代中期,缅甸向北京进贡的大象行走至此,跪在街口约半个时辰之久才起身前行,时人视为吉兆,乃于象跪处以红、白、黑三石镶成象头及眼目之形,遂名象眼街。


象鼻子——山名。在昆明市五华区沙朗乡头村东南面。海拔2200米。因山形似大象鼻子得名。 

象鼻子岭岗——在官渡区大板桥镇东部,阿底村西北。其山海拔2419米,范围0.5平方千米,生长混交林。因山脊似象鼻子,俗称山为岭岗,故名。


宝象河水库——在官渡区大板桥镇大板桥东6千米。坝口村之南。1958年截断宝象河筑坝,高35米,坝顶长205米,库容2070万立方米,灌田2.6万亩。因建水库于宝象河上得名。


宝象河公路——在官渡区大板桥镇境内。起自贵昆公路大板桥东侧,经阿地村、大东冲,至宝象河水库大坝。长8.2千米。以终点得名。

这些象文化地标呈现的是一种硬件存在,强调它们与大象之间,是深刻绵长的文化、历史、美学、文明以及理念的地缘关系。


那么昆明的第一只大象,是如何出现的呢?


1950年年底,民族上层人士思鸿升受邀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,为表示对国家、对党的敬意,特意从缅甸购买一头大象相送,事后,这头大象转运至昆明,由于运输不便,饲养于昆明圆通山动物园。昆明至此,出现了第一头大象...

在这一路象北的路途中,何处是流浪野象的家园?什么才是它们象往的生活?是良好的生态栖息地,是粮食管饱的气定神闲。


而对于昆明城的居所打造,如何在人、城市和自然中寻求一种平衡?碧桂园春城映象碧桂园北城映象、碧桂园翠湖映象、中交碧桂园映象美庐碧桂园KCC云南映象、华润万象城等多个楼盘早已给出了答案,温柔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展现出建筑居所与吉祥安宁、基业永固的象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。

碧桂园春城映象位于昆明市西北新城泛亚新区,凯锐特商业邻里中心、宜家家居、首创奥特莱斯、爱琴海购物中心等多个商圈环绕,三横四纵立体交通路网,多条公交线路途经,出行方便。项目两梯四户和两梯六户设计。

碧桂园北城映象位于北市区主干道北京路与铂金大道交汇处,项目距地铁2号线霖雨桥站和中汇沃尔玛距离不到500米,周边有嘉年华购物公园、和谐世纪商业街、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国际医院等,交通、商业、学校、医疗等城市配套一应俱全。

6089

中交碧桂园映象美庐是双500强联袂开发高端低密住区,位于昆明东大门,生态资源的密集程度远高于主城其他片区,该片区已有中交、碧桂园、万科、美的、中海、云南城投、大华集团等品牌房企进驻。


位于昆明融创文旅城的云南映象大剧院,也是昆明的象字地标之一。

6089

这场全民聚焦的观象事迹,塑造了一场人与自然的对话与思考,同时也触发了关于象往生活的讨论。其实,无论是象群还是我们自身,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、和平安宁,即是这个地球上生命共同体向往的生活。

注:文中图片为效果图和实拍图。


本信息更新于2021年6月3日,实际信息可能有变动,请以销售现场实际信息为准!